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 2015, Vol. 10 ›› Issue (05) : 425 -426. doi: 10.3877/cma.j.issn.1673-9450.2015.05.012

所属专题: 文献

短篇论著

烧伤血清对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活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练慧斌1, 徐刚1, 周杰1,(), 主父中印1, 罗艺1, 鞠海宾1   
  1. 1. 225001 扬州,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
  • 收稿日期:2015-05-19 出版日期:2015-10-01
  • 通信作者: 周杰
  • 基金资助: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科研基金(yzucms201322)
  • Received:2015-05-19 Published:2015-10-01
引用本文:

练慧斌, 徐刚, 周杰, 主父中印, 罗艺, 鞠海宾. 烧伤血清对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活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OL].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5, 10(05): 425-426.

目的

检测烧伤血清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不同时间后血管内皮细胞活力的变化。

方法

制做大鼠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制取烧伤血清备用;应用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技术培养血管内皮细胞,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4份、共2组:对照组和烧伤血清组,对照组用正常大鼠血清培养,烧伤血清组采用烧伤血清培养。运用四甲基偶唑氮法结合酶标仪测定两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培养0.5、1、2、4、6、8、10 h后吸光度值表示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活力,并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

结果

烧伤血清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经烧伤血清培养0.5、1、2、4 h后,其细胞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烧伤血清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经烧伤血清培养6、8、10 h后,其活力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大于0.05),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2%、18%、25%、23%、3%、2%、5%。

结论

烧伤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作用一定时间内细胞损伤较为明显,而超过一定时间后细胞损伤变小。

1
杨宗城. 烧伤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其在早期脏器损害中的作用[J]. 中华烧伤杂志,2001, 17(3): 133-135.
2
梁鹏飞,张丕红,杨兴华,等. 烧伤患者血清与痂下水肿液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 中华烧伤杂志,2004, 20(5): 275-277.
3
Mosmann T. Rapid colorimetric assay for cellular growth and survival: application to proliferation and cytotoxicity assays[J]. J Immunol Methods, 1983, 65(1-2): 55-63.
4
张万福,胡大海,吕根法,等. 胰岛素对烧伤血清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 18(1): 56-59.
5
宋明宝,黄岚,于学军,等. 随机贴块法培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及其鉴定[J]. 重庆医学,2007, 36(21): 2177-2178.
6
张晶,林晨,岑颖洲,等. MTT法在抗真菌药敏实验中的应用[J]. 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24(6): 36-40.
7
张万福,胡大海,徐成峰,等. 胰岛素对烧伤血清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kB核移位的抑制作用[J]. 中华烧伤杂志,2010, 26(3): 175-179.
8
朱雄翔,胡大海,汤朝武,等. 早期烧伤患者血清介导培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 22(17): 1607-1611.
9
周朋,刘晓谦,苏君,等. MTT法体外检测脑胶质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0, 44(6): 579-582.
[1] 钱警语, 郑明明. 《2024意大利妇产科学会非侵入性和侵入性产前诊断指南》解读[J/OL].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4, 20(05): 486-492.
[2] 王宏宇, 巴特, 黄瑞娟, 陈强, 闫增强. 亲属头皮加自体头皮混合移植接力在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OL].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4, 19(06): 554-554.
[3] 李煜, 王鹏, 陆翮, 冯蓉琴, 韩军涛. 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J/OL].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4, 19(06): 474-478.
[4] 彭玲, 吴红, 宛仕勇, 陈斓, 叶子青, 周静. 胶原酶软膏联合水胶体敷料应用于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的效果观察[J/OL].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4, 19(06): 511-516.
[5] 林同辉, 杨卫玺.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电烧伤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OL].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4, 19(06): 526-530.
[6] 张嘉炜, 王瑞, 张克诚, 易磊, 周增丁. 烧烫伤创面深度智能检测模型P-YOLO的建立及测试效果[J/OL].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4, 19(05): 379-385.
[7] 毛书雷, 张元海, 王杰, 倪良方, 王新刚, 邹雁, 王荣娟, 吴军梅, 张建芬. 区域性静脉灌注葡萄糖酸钙治疗手指氢氟酸烧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OL].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4, 19(05): 386-392.
[8] 孙俊锋, 涂家金, 付丹, 蒋满香, 刘金晶, 崔乃硕. 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整形术后综合康复联合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J/OL].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4, 19(05): 411-415.
[9] 杨新园, 王淑君, 何成, 宋喜鹤, 刘丽芸. 预防与处理危重烧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研究进展[J/OL].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4, 19(05): 443-446.
[10] 孙勇, 彭曦. 重视烧伤创面愈合中的葡萄糖代谢以优化营养治疗策略[J/OL].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4, 19(04): 277-281.
[11] 张春玉, 陈海云, 肖忠萍, 罗琴, 潘运昌. 血清NT-proBNP 预测肺栓塞心脏功能障碍的临床分析[J/OL].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4, 17(05): 805-808.
[12] 井发红, 李丽娜, 高婷, 高艳梅, 杨楠, 李卓, 慕玉东. 肺癌立体定向放疗血清SAP 和MMPs 表达及临床意义[J/OL].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4, 17(05): 707-713.
[13] 刘思含, 张静. 老年人血清铁与C 反应蛋白的比值及25-羟基维生素D3 与肾功能受损的关系研究[J/OL].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24, 13(05): 268-272.
[14] 杨菲, 刘腾飞, 赵志军, 李睿聪, 张颉, 刘妍, 赵珍. 血清维生素水平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关联性研究[J/OL].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4, 18(07): 633-640.
[15] 王子阳, 王宏宾, 刘晓旌. 血清标志物对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诊断的研究进展[J/OL].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4, 18(07): 677-681.
阅读次数
全文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