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 2017, Vol. 12 ›› Issue (02) : 132 -134. doi: 10.3877/cma.j.issn.1673-9450.2017.02.012

所属专题: 文献

短篇论著

复春散1号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在难愈性创面中的应用
杨孝良1, 姜茂华1,(), 魏述强1, 黎英豪1, 蒋万顺1, 孙萱1   
  1. 1. 266042 青岛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
  • 收稿日期:2016-12-28 出版日期:2017-04-01
  • 通信作者: 姜茂华
  • Received:2016-12-28 Published:2017-04-01
引用本文:

杨孝良, 姜茂华, 魏述强, 黎英豪, 蒋万顺, 孙萱. 复春散1号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在难愈性创面中的应用[J/OL].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7, 12(02): 132-134.

目的

观察复春散1号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治疗难愈性创面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青岛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57例存在坏死组织的难愈性创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7例。两组创面均按照常规换药清创,清除能够提起、粘连不紧密的坏死组织,以0.5%碘伏消毒,0.9%氯化钠溶液清洗。治疗组(30例)将复春散1号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混合外用,对照组(27例)内用0.9%氯化钠溶液纱布湿敷,两组外层均用干燥无菌纱布包扎。两组均每日换药1次,共30 d。观察两组患者创面坏死组织完全脱落、露出肉芽组织所需时间,治疗15、30 d后的创面愈合率,创周炎症反应、创面分泌物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结果

治疗组坏死组织完全脱落、露出肉芽组织所需时间平均为(11.4±2.5) d,对照组为(17.8±3.7)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84,P=0.000)。治疗15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33.8±8.4)%和(18.4±6.8)%;治疗30 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67.5±15.1)%、(39.9±20.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45、5.762,P=0.000、0.000)。治疗期间治疗组和对照组创周炎症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和1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5,P<0.05);治疗组创面湿润或微湿,无明显分泌物,对照组创面均有多少不等的分泌物。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复春散1号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有利于难愈性创面坏死组织的脱落、杀菌消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生长,显著缩短了创面愈合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表1 两组存在坏死组织的难愈性创面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图1 患者男,76岁,骶尾部压疮4个月,联合应用复春散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坏死组织已脱落、创面缩小、肉芽组织新鲜
1
关小宏. 关于我国糖尿病足防治策略的探讨[J/CD].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6, 11(2):84-89.
2
王淑英,阮绮红,余聪慧. 老年患者严重院前压疮的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观察[J]. 中国康复,2016, 31(3):220-221.
3
秦珊珊,任兆增,聂鹏. 复春散Ⅰ号治疗湿热型糖尿病足26例疗效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2011, 17(9):124-125.
4
谢举临,卞辉宁,祁少海,等.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J/CD].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07, 2(1):26-29.
5
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European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and Pan Pacific Pressure Injury Allianc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ressure Ulcer: Quick Reference Guild[M]. Emily Haesler (Ed.). Cambridge Media:Osborne Park, Western Australia, 2014:12-13.
6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 88(7):1227-1245.
7
籍胤玺,金文波,徐娜. 糖尿病足Wagner诊断分级法临床治疗实例[J]. 医学美学美容,2014,(2):76-77.
8
侯春林. 褥疮治疗和预防[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4-10.
9
梁俊强,麦梨芳,陈黎红,等. 糖尿病足综合治疗对患者住院时间及截肢率的影响[J/CD].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2, 7(2):19-22.
10
Soppi E. Pressure ulcer: occurrence, pathophysiology and prevention[J]. Duodecim, 2010, 126(3):261-268.
11
Li X, Xiao T, Wang Y, et al. Incidence, Risk factors for amputation among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ulcer in a Chinese tertiary hospital[J].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11, 93(1):26-30.
12
陶飞雪,任义琴. 复春散1号治疗压疮的临床观察[J]. 药物与临床,2008, 5(11):87-88.
13
张文光,李艳秋,程明. 磺胺嘧啶锌软膏、复春散1号治疗压疮创面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2008, 29(9):758-759.
14
屠海霞,贺立新,曹玉珏. 复春散1号治疗头面部深度烧伤40例效果观察[J]. 感染、炎症、修复,2014, 6(2):91-93.
15
徐继周. 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合中药沐足治疗糖尿病足难愈创口临床研究[J]. 中西医结合医学,2015, 5(7):78-80.
16
林洁,代志强.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治疗局部烧烫伤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刊. 2014, 16(6):1016-1017.
17
朱晓璐,孙嘉. 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研究进展[J/CD].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2, 7(2):63-65.
[1] 李亚龙, 王星童, 申传安. 异体富血小板血浆在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OL].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4, 19(06): 541-545.
[2] 王杰, 袁泉, 王玥琦, 乔佳君, 谭春丽, 夏仲元, 刘守尧. 溃疡油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OL].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4, 19(06): 480-484.
[3] 别瑶, 曹志斌, 辛静, 王健楠, 惠宗光. 应用基质血管成分细胞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研究进展[J/OL].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4, 19(05): 453-456.
[4] 姜珊, 李湘燕, 田硕涵, 温冰, 何睿, 齐心. 采用优化抗感染治疗模式改善糖尿病足感染预后的临床观察[J/OL].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4, 19(05): 398-403.
[5] 赵芊, 李亚坤, 李智. 同种异体富血小板血浆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OL].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4, 19(04): 364-367.
[6] 谢芬, 陈洁, 张媛媛, 刘茜, 胡芬, 李恭驰, 李炳辉, 金环. 移动健康管理模式在糖尿病足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OL].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4, 19(04): 335-340.
[7] 杨丽, 李文颖, 田园, 周林熙, 王伟. 脂质水胶体硫酸银敷料和蔗糖八硫酸盐敷料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进展[J/OL].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4, 19(03): 271-275.
[8] 苏永涛, 王春雷, 徐广琪, 关中正, 焦伟, 隋颖. 胫骨骨膜牵张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观察[J/OL].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4, 19(03): 238-244.
[9] 孙艺玮, 陈炜, 秦巍, 杜景辰, 孟昕, 周永军.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糖尿病足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术后再狭窄与血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J/OL].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4, 19(01): 34-40.
[10] 廖晓霜, 曾李, 杨波. 脱细胞同种异体真皮联合自体皮修复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效果[J/OL].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4, 19(01): 46-50.
[11] 张健, 刘小龙, 查天建, 姚俊杰, 王傑. 富含血小板血浆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糖尿病足缺血性创面的临床效果[J/OL].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3, 18(06): 503-506.
[12] 赵雅玫, 谢斌, 陈艳, 吴健. 抗生素骨水泥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糖尿病足溃疡临床疗效的荟萃分析[J/OL].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3, 18(05): 427-433.
[13] 王鹏, 肖厚安, 贾赤宇. 不同因素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慢性难愈性创面中的研究进展[J/OL].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3, 18(05): 454-459.
[14] 鲍亚慧, 曹志斌, 王健楠, 别瑶, 孙晓东, 惠宗光. 应用羧甲基纤维素钠银敷料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J/OL].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3, 18(04): 326-330.
[15] 黄晨, 庄炜钊, 刘合祝, 李永生, 王倩, 唐郁宽. 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的研究[J/OL].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4, 12(01): 27-32.
阅读次数
全文


摘要